2015年光伏行業可謂“春風得意”,不僅摘得全球裝機第一的桂冠,政府層面也出臺多項措施為光伏發展保駕護航。光伏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期”,吸引大量資本涌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光伏相關行業投資約10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據測算,“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00萬~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如果以每瓦投資成本7元計算,預計2016年進入光伏電站開發的資金將超過千億。
光伏投資“高燒不退”,繁榮背后卻顯現出行業痛點:囿于傳統的項目收益評估工具考量因素較為單一,電站投資者在進行決策時,往往難以進行系統科學的風險評估和價值判斷,導致資金進場之后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局面。
傳統項目收益評估工具依據不足
一般情況下,光伏電站投資者偏愛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實際上,傳統意義上光輻照資源最好的地區并非一定有最高的投資價值。這與投資者采用的該地區太陽能資源數據和投資模型有著直接的關系。據了解,在建電站時,目前電站投資者采用的輻照資源數據多為NASA數據,而記者光伏產品業務總經理孫捷則認為,NASA數據與電站實際地面接收到的數據,中間的差值可能達到百分之二十幾。在光伏電站長達25年的運行周期,將涉及百萬或者千萬的投資差額,資源數據的不準確,導致電站投資者在投資初期就已“跑偏”。
此外,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在投資的時候,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投資模型,沒有把各個因素都包括起來的評估工具,以前投資商更多的關注IRR(內部投資收益率),然而IRR的影響因素非常多,且IRR是個動態概念,它是不斷在變的。一些電站在運行以后發現,很多時候實際的運行情況達不到原來設計的IRR。
在過去幾年里,一些在輻照資源很豐富的地區建設的電站,面臨棄光限電問題、補貼延期發放的問題、霧霾和沙塵天氣的問題等等,對電站的實際收益產生很大的影響,項目的投資收益大打折扣。
以江西某項目為例,補貼拖欠三年,現金流減少1.9億元,IRR嚴重下滑。
如上圖案例所示,補貼的拖欠對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和現金流的影響很大,這些區域性的系統性的風險,都是需要在光伏電站投資時進行考量的。
除此之外,在前期電站開發投資的時候,同一地區不同地理位置之間的IRR如何比較也是投資者經常面臨的困惑。
六大維度考量直擊行業痛點
針對以上行業痛點,記者與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等部門結合輻照資源、電價補貼、限電、土地成本、可開發容量、自然風險六大維度,建立覆蓋全國的集中式光伏電站投資價值數據庫,提出集中式光伏電站的“投資價值指數”,推出《2016年中國光伏資源投資價值地圖(集中式電站篇)》,打造符合中國本土的資源數據庫和投資模型。
太陽能資源數據,是電站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基礎參考數據,在輻照資源數據統計上,記者基于氣象局98個二級站的網點,又復合上了相關機構的數據庫,再加上遠景自己持有的將近2GW的電站氣象數據,最終形成輻照資源數據庫。
在投資價值指數中,以輻照資源為基礎,記者創造性的將棄光限電,補貼、土地成本等所有因素放在一個公式里,變成一把尺子,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地區的含金量,從而形成集中式光伏電站理性投資的“價值尋寶圖”,為電站投資者提供價值標尺和決策支持。
上述公式反映了在一個地區進行集中式電站投資時在考慮風險因素后的收益預期。從指數的計算上看,指數的基礎是:等效發電小時數×電價和補貼,反映了發電量的收益。在此基礎上,通過限電、土地、可開發容量、自然風險等參數進行修正,以反映不同風險情況下,投資收益預期的折減情況。據了解,記者根據不同地區獨有的情況,對敏感性影響因素予以額外修正。最后將指數進行歸一化處理,以方便對不同地區進行橫向比較。
我國太陽能資源區分為三類,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執行新標準,I、II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0分錢、7分錢,III類資源區降低2分錢。根據上網電價這一變量要素,利用投資價值指數公式計算可得出,上網電價的下調,使三類資源區的投資價值顯現。
如圖所示,III類資源區與I、II類資源區相比,投資價值得到凸顯。III類資源中大部分地區不存在限電問題,并且在新的電價調整政策下,III類資源區受到的影響最小,加上部分地區對集中式光伏電站有較好的鼓勵政策和補貼優惠,這些都是III類資源區投資價值得以提升的原因。
打通金融與光伏中間環節 尋找價值洼地
光伏電站投資涉及金融和光伏兩個行業,如何減輕信息不對稱,打通兩個行業中間環節,是兩個行業完美結合的關鍵。記者光伏產品業務副總經理、阿波羅氣象解決方案負責人高明認為,金融機構最關心的是當地限電的情況和補貼是否到位,因為這個直接影響它的經濟性和還款能力。
針對金融機構的關注點,在集中式電站資源期,記者的風險評級主要考察三個維度,一是電網的接入消納,因為西部地區限電嚴重;二是電站建設的合規性,考察集中式電站手續是不是齊全,用地是否規范;三是土地性質,這對未來的造價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在做完風險評估之后,記者會去量化這些風險,最后給客戶一個量化后的,對于現金流的測算,最終轉換成金融機構能夠接受的語言,讓金融機構能夠做決策做判斷。
如同水往低處流一樣,資金也會向交易成本低的地方集中,這一“洼地效應”,同樣適合光伏領域。在遠景2016年中國光伏資源投資價值地圖中,從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兩個方面對價值洼地進行分析,為電站投資者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其中,投資收益主要考察了輻照資源、上網電價、補貼及落實情況等;投資風險主要考察了限電及其趨勢、土地成本、可開發容量、自然風險等。
指數顯示,西北地區的集中式光伏電站投資價值指數整體上有所下降,風險有所提高,但仍有價值洼地值得關注,如蒙西地區。集中式光伏電站的投資整體從西北地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中東部一些地區投資價值明顯提高,形成價值洼地,值得投資者關注。
記者表示,《2016年中國光伏資源投資價值地圖》將全方位支持其業務與產品,以阿波羅氣象為基礎,結合阿波羅光伏云和阿波羅評級,打造一個可閉環服務鏈,用阿波羅的資產管理方法,把電站資產管起來,服務于電站投資者、銀行等金融機構、光伏企業等部門,引導光伏投資行業告別野蠻生長,走向理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