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能源和環境問題凸顯,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已成為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其中,以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為代表的分布式發電技術得到了廣泛關注和快速發展。
分布式發電具有能效高、污染小、可靠性高、安裝地點靈活等優點,但同時又存在輸出功率波動性強、控制復雜等不足。為了有效整合分布式發電的優勢,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增強電網的穩定性,儲能系統受到能源界廣泛關注。
首先,儲能在整個電力價值鏈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涉及發電(generation)、輸電(transmission)、配電(distribution)乃至終端電力用戶(end user),這里包括居民用電以及工業和商業用電。方總介紹到,在發電側,儲能系統可以參與快速響應調頻服務,提高電網備用容量,并且可將如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向終端用戶提供持續供電,這樣揚長避短地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清潔發電的優點,也有效地克服了其波動性、間歇性等缺點;在輸電中,儲能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輸電系統的可靠性;在配電側,儲能系統可以提高電能的質量;在終端用戶側,分布式儲能系統在智能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的協調控制下優化用電、降低用電費用,并且保持電能的高質量。總體來說,儲能是解決新能源消納、增強電網穩定性、提高配電系統利用效率的最合理的解決方案。系統中引入儲能環節后,可以有效地實現需求側管理,消除晝夜間峰谷差,平抑負荷,不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電力設備、降低用電成本,還可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也可作為提高系統運行穩定性、參與調頻調壓、補償負荷波動的一種有效手段。
還不明白?一起來看這張圖
小編查閱了一下相關資料,儲能技術主要的應用方向有:①風力發電與光伏發電互補系統組成的局域網,用于偏遠地區供電、工廠及辦公樓供電;②通信系統中作為不間斷電源和應急電能系統;③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系統的并網電能質量調整;④作為大規模電力存儲和負荷調峰手段;⑤電動汽車儲能裝置;⑥作為國家重要部門的大型后備電源等。
據方總介紹,微電網是儲能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作為微電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儲能在微電網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常來說,微電網的一般結構如下圖所示,由能源流和信息流相互融合而成,分為分布式能源、儲能裝置、電能變換裝置、保護裝置和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組成,也可根據實際應用情況進行增減。相對于大電網,微電網表現為單一的受控單元,它可以保證用戶電能的質量和供電安全,同時也是智能電網及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位看官請看此圖:
在微電網運行中,有兩種運行模式:并網運行模式和孤島運行模式。并網運行模式是在外部無故障時,微電網與外部電網處于連接的狀態;孤島運行模式是當外部電網發生故障或者電能質量較差時,微電網通過快速開關可以切斷與外電網的連接,進入獨立運行的狀態,保證微電網內部重要負荷的供電可靠性。在微電網孤島運行模式時,能量來源于分布式能源和儲能電池,當分布式能源的出力小于負荷需求時,就會存在一定的功率缺額,解決功率缺額的方法就是在微網系統中配備一定容量的儲能設備。
在新能源發電中,經常會由于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出現沒有電能輸出的情況,例如光伏發電遇到的夜間無光源的情況和風力發電中的沒有風吹過的情況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儲能系統向微電網系統中的用戶提供持續的供電。
小編查閱資料發現,儲能技術進步最快的就是電化學儲能技術,以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為主導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在安全性、能量轉換效率和經濟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極具產業化應用前景。
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電動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動力電池也將迎來巨大的市場,此后也將出現大量動力電池退役的回收再利用問題。在方總看來,退役后性能尚可的動力電池可作為儲能電池繼續服役,這個應用隨著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將帶來儲能發展的良機,這將會一個是非常好的應用領域。
電力安全是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組成,儲能是保證電力安全、低碳、高效供給的重要技術,是支撐新能源電力大規模發展的重要技術,也是未來智能電網框架內的關鍵支撐技術。
能源互聯網作為未來全球能源的發展方向,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現在的發、輸、變、配、用的環節配置,這就決定了未來電力的潮流控制、分布式電源及微網將廣泛應用,儲能技術將是協調這些應用的至關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國儲能技術發展落后于應用需求,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未來國家能夠從宏觀戰略層面上制定儲能發展規劃,加強對儲能技術研發與示范的資金支持力度,出臺利于儲能技術產業化的激勵政策與機制,引導社會資金向儲能產業傾斜,使得儲能項目投資能夠獲得回報,相信在未來,微電網及儲能應用將會迎來大規模的快速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