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獅科技3日晚間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定增+現金”方式購買屠方魁等17名交易對手持有的華力特100%股權,交易對價暫定為6.6億元,同時擬向宜華集團定增募集配套資金。公司股票將于3月4日復牌。
根據方案,猛獅科技將以現金支付1239.51萬元,剩余6.48億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發行股份價格為27.86元/股,共計發行2324.50萬股。同時,公司擬向宜華集團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16億元,發行價格為29.04元/股,共計發行743.35萬股。募集資金用于本次交易現金對價支付、中介機構費用支付及補充華力特運營資金。
華力特是以智能變配電技術為核心的能源信息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交通基礎設施、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海外電力等領域提供變配電解決方案。猛獅科技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成為行業內同時掌握自動化核心技術、多領域項目實施經驗以及電力工程實施能力的少數企業之一,有利于打造核心競爭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2014年開始,猛獅科技從之前的單一電池生產,逐步涉足電動自行車、新能源汽車、儲能等多個行業,并在新能源汽車、個人智能交通等領域取得相應成果。2014年末,猛獅科技宣布進軍儲能領域,董事長陳樂伍在接受中國網專訪時表示,未來猛獅科技將通過購入從事光伏電站及儲能系統的新資產、興建儲能電站等手段,布局儲能領域。本次收購華力特,猛獅科技將進一步完善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
延伸閱讀:
盡管從未真正踏入A股半步,但華力特絕對算得上是資本市場上的熟面孔。自2011年以來,華力特就開始了謀求證券化的征程,可惜,四年過去了,其仍在門外徘徊。
公開信息顯示,華力特是以智能變配電技術為核心的能源信息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交通基礎設施、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海外電力等領域提供智能變配電解決方案。
2011年4月,華力特電氣首次遞交上市申請,擬發行2600萬股于深交所上市,但被證監會否決。此后,其變更保薦人,于第二年再度申請IPO,最終在嚴厲的財務核查大背景下撤回申報材料。
兩次折戟后,華力特并未氣餒;時隔一年后,其選擇放棄單獨上市,轉而與上市公司英唐智控聯姻,希望通過并購實現曲線上市。
然而,上述重組并未成行。2014年9月,英唐智控宣布,鑒于華力特的資金往來等重大事項尚需進一步核實,在證監會二次反饋意見回復到期日9月5日前,未能提交反饋意見回復相關申請文件,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組。【全文】